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景观动态 > 景观动态
东莞:珍稀植物科普园开放
发布时间:2014-02-19 16:06点击:
园内有国家保护植物64种
东莞市珍稀植物科普园地处大岭山森林公园九转湖,目前设计分为六区一带,即裸子植物区、蕨类植物区、木本被子植物区、兰科植物区、水生植物区、后续发展区和附生植物观赏带。
据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徐正球介绍,珍稀植物园从2004年开始建设,至今已有10年。10年间从岭南地区引种珍稀植物115种66科112属,共4000多株珍稀保护树种,属国家保护级别的植物就有6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0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40种、国家Ⅲ级保护植物14种。
大岭山森林公园管理处给每一棵珍稀植物都挂上了“名片”,方便游客认知。
珍稀树苗均从周边省市引进
据徐正球介绍,10年前林业部门建设珍稀植物科普园时,最大的目的是为后人提供珍贵树种的研究资料。他说:“该园是一个珍稀植物宝藏,后人可以在宝藏库里挖掘素材。比如,不少珍稀植物同时也是名贵的药材,如三尖杉、红豆杉等,是治疗癌症的原料。后人可以通过这个宝藏库,研究如何科学人工种植三尖杉、红豆杉。”
据大岭山森林公园副主任徐庆华介绍,这些珍稀植物的树苗,都是从广西、云南、福建、海南、江西、湖南等省份及东莞周边城市引进的。这些地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水土等,与东莞有相通之处,因此,从这些地方引进珍稀植物容易存活。2013年春天,徐庆华等人从湛江、佛山等地引种了珍稀植物46个树种500多株,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华盖木。为了确保珍稀植物树苗能存活,徐庆华等人赶在龙舟水来临之时,把引进的树苗种植完毕。“目前珍稀植物苗木成活率达95%。”徐庆华说。
红豆杉10年才长成“中等个”
记者来到珍稀植物科普园,发现该园是由几个山头组成,放眼望去,丛林密布,与其他森林没有多大的区别。徐庆华回忆道,10年前这里基本上是光秃秃的,10年后,秃山变成了森林。
在徐庆华等人的指引下,记者发现珍稀植物基本都长在陡坡上。为了保护植物,陡坡上没有修路。
在一个小山坳上,记者见到了约10厘米长的华盖木。华盖木起源于1.4亿年前,是木兰科中最古老的单属种植物之一。由于分布范围狭窄,且数量稀少而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目前,中国仅存7株华盖木大树。
在一个陡坡上,记者看到了著名的三尖杉与红豆杉。三尖杉与红豆杉长了10年,才长成“中等个儿”。据徐正球介绍,三尖杉与红豆杉是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自然散生于海拔500米至1100米的山涧潮湿地带,属于古老孑遗植物,其提取物是治疗癌症的药物原料。由于其有珍贵的药用价值,被过度开发,成为濒危植物。
“我们当时对三尖杉与红豆杉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如果它们活不了,我们也可以接受。不料,它们居然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好好的。虽然生长速度慢,但起码是健康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