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创新城市发展方式 协调推进城镇化
发布时间:2013-01-16 14:50点击:
李克强副总理在最近的讲话中多次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率从1979年不到19%提高到2011年年底的51.27%,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宏伟的城市化篇章。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城市化中后期,但现有城市发展方式总体是粗放的、是外延式的,做大城市规模、拉大城市框架、土地铺张浪费,城市功能不全、大城市病久治不愈。长此以往,粗放的城市化将痼疾难返。因此,必须以新的视角审视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发展方式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城市仍未摆脱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土地高扩张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方式难以适应城市现代化的新要求,多重因素掣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仍未摆脱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土地高扩张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方式难以适应城市现代化的新要求,多重因素掣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对资源能源的粗放式利用,使自然资源和环境生态对城市发展的硬约束越来越明显。李克强副总理在最近的讲话中,把“资源环境可支撑”作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高扩张、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使得城市资源能源紧缺状况日趋明显,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健康发展的“硬伤”。
城市规模急速膨胀使城市病日益明显化、复杂化,形成阻碍城市发展的城市化症候。困扰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仍将继续恶化。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增大,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住房、教育、医疗普遍存在价格较高、区域分布不均、总体覆盖有限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更是不容乐观,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公共设施安全事故频发。
城市建设方式粗放,城市整体形态、建筑质量和组成结构等城市“骨架”问题堪忧。重速度、轻质量的建设方式,城市建筑仍以传统建筑为主,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生态建筑等仍处于起步阶段。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地下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另外,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建设普遍存在重外在、轻内在的问题,上市销售的住房大部分都是毛坯房。城市建设重单体、轻整体,多数城市的外观形态从整体看,既没有体现每个城市整体形象的城市天际线,也缺乏动静相间、城乡相间和建筑群落相间的整体美。
单体城市一般功能和城市群组合功能缺失,引发多种城市危机。一方面,单体城市的一般功能不完善。受发展阶段的限制,我国城市发展多以经济功能作为城市的主导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城市的服务、管理、协调、集散、创新等其他功能,城市功能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以城市群落发展为基础的城市组合功能缺失,缺乏以城市群内各层级城市职能区分,以城市间产业集群、产业链连接的城市组合功能。
城市群发展尚不成熟,还未形成网络化的区域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从城市群内部结构来看,我国城市群大都是单极结构,存在中心城市“一城独大”的现象。多数城市群的城镇等级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较大乡镇之间未能形成网络型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从城市群发展的空间格局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城市群发展格局,而中西部地区则仍处于城市群形成和逐渐成熟期,城市群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大城市群之间缺乏连接和过渡。
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城市对农村反哺能力亟待提升。从世界城市化的规律来看,城市化的最终形态不是百分百的城市,而是城乡空间的合理布局、城乡形态的融合发展,更是城乡文明的共存共荣。而城乡之间的发展落差一直是我国城镇化的痼疾,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仍存在制度性障碍,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能力、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不足。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方式的选择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方式亟须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由功能型城市向特色型城市转变、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由单体向网络型发展转变。我国城镇化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方式亟须做出新的战略选择。
城市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强调城市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我国城市发展将进入到由量到质的转变阶段,衡量城镇化进程的数量指标、速度指标和经济指标,将让位于突出城市发展质量的考核性指标和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从城市的发展质量来看,更加注重城市的建设质量、管理质量、经济发展质量等。从城市可持续发展来看,更加注重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强调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
城市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强调城市发展的集约和高效。内涵式的发展则意味着城市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强调城市发展的集约和高效,注重城市功能、城市承载力、城市创新能力、城市文化品质等城市内部价值的提高。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率先以集约高效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指导。同时,在全国更出现了以“低碳城市”、“创新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等以国内外先进理念指导的城市建设发展实践。
城市发展由功能型城市向特色型城市转变,强调城市个性化和生命力。城市的特色是一座城市最具稀缺性和不可复制的财富,是一座城市永恒的生命力。目前,城市的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个性发展、传承发展应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除了传统的以城市历史文化为名、以自然资源条件和地理风貌为名的特色城市,更出现了以城市特色产业为名、以城市特殊功能为名的国际会展城市、国际贸易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和港口城市。
城市发展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强调城市功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我国部分城市由于所处的枢纽位置和新信息节点等因素,正在由内向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成外向型——国际性或世界性城市。这些城市将逐步构建起国际化的城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城市资源供应、产业链延伸、产品销售、人才流动和共享,发展成为全球产业链、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不可或缺的战略节点,真正实现城市功能趋向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
城市发展由单体向网络型发展转变,强调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内部组团发展和城市群协同发展。构建网络化、群落化的城市发展模式,有利于解决我国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空间和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更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城市群从最初以自然、地缘、人文相接相似为前提的成片发展,到以有价值的生产要素共享和基于产业链分工的群体协作分工,更出现了以产业集群、市场集群和政策优势等资源共享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群,如以金华——义乌都市区为主中心城市和发展轴线的浙中城市群。
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作为国家重大战略
城市发展方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建议从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创新城市发展形态、创新城市组合功能、创新城市产业形态、创新城市要素集成方式、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方式七个方面来创新我国城市发展方式,协调推进我国城镇化。
城市发展方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建议从以下七个方面创新我国城市发展方式,协调推进我国城镇化。
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应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城市发展。以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理念,以城乡共赢的城市化理念,以人文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立体城市、特色城市理念充分挖掘我国城市发展的多重内涵,打造城市独特的空间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
创新城市发展形态。应在保证城市空间结构紧凑、景观特色协调多样、就业与居住适度均衡的基础上,注重城市形态的差异性、传承性、艺术性和多重性。一方面,注重城市外观形态和风格的创新,改变过去长期同心圆式的环线交通路网和摊大饼式的城市建设方式。另一方面,加强城市组成结构的创新。在内部,组团布局、大开大合。在外部,构建以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较大乡镇组成城市群落发展模式,形成城乡交错、大中小城市相间、疏密合理得当现代城市群发展布局。
创新城市组合功能。以城市群落发展的空间形态为基础,强调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较大乡镇的功能区分和合作,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多层次、多方面、动态的需求出发,构建以生产性、生活性和创新性服务功能为核心的城市功能体系,再造城市群落的组合功能。
创新城市产业形态。需要对产业布局、产业形态和产业驱动力进行全面创新。从产业布局来看,注重城市群内产业布局的层次性以及与城市功能相匹配,城市群内形成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支撑,乡镇保障的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从产业形态来看,强调产业形态向高端攀升,采取集群式、耦合式跨产业循环经济链条的方法,构建以战略性新型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从产业驱动力来看,从依靠人口、土地、资源等的“要素驱动”,向依靠知识、信息等的“创新驱动”转变。
创新城市要素集成方式。创新城市要素集成的有形平台,着力构建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要素集聚有形载体,增强中心城市尤其是国际性城市对全球先进要素的集成、集聚功能。并以城市产业形态和城市组合功能创新为载体,发挥其对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要素的综合性组合集聚功能,以多元要素聚集来丰富城市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创新内涵。同时,创新城市要素集成的新机制,着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国际教育合作机制、城市文化保护机制等。
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从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创新入手,创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新模式,构建城乡居民公平、公正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新机制,全面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城市管理格局。
创新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方式。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在优先地位,使历史文化遗迹财富实现保值增值,获得长久和永续利用。首先,在历史文化保护中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使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相融合。其次,创新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方式,要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传承,探索城市历史文化和新兴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形成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新路。